略微的阳光从窗户进入到屋子里,屋子里温暖的炭火散着温暖,雪白的貂皮制成的毯子在座位上垫着,一个女人悠然的坐在那里,静静的看着书本,她的目光深邃似海,眼眸仿佛能够看穿一切的虚伪与真实,她穿着镶满珍珠与宝石的金色长袍,头上的金饰耀眼夺目,额前垂着一颗雪白的珍珠,两弯浓浓细眉,鼻梁高挺,手型纤细。
一位宫女走进来,扎着高高的发髻,衣服上的秀样用几缕金线勾勒,她弓着身子:“娘娘,那位已然是见着有好转了。”
“秦朝阳今天说的?”沈云倒是没有多的动作,依旧是在看着手里的书。
“是。”
“那便是最好,让她来见哀家吧。”
“诺。”
沈云看着书本,只是心思已然是有些乱了,她不自觉的低下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肚子。
没想到当初出宫还在肚子里的女娃,倒是现在已然是入了宫,只是是以皇帝的妃子的身份。
“陛下驾到。”外头传来德康公公的声音。
沈云的心思又是被拉了回来,只是她略微有些惊讶,毕竟,他可是推辞了很久来给她这位母后请安呢。
她有些好奇,他这次特意前来,是为了什么。
毕竟他们之间的母子之情终究只是表面功夫。
“母后安好。”这位帝王身材高挺,腰间依旧是佩戴着宝剑,眼神冷冽,身上的金龙张牙舞爪,他往下跪拜,依然是没有俯下身体。
沈云挂上了假笑:“皇帝,你才刚下早朝就来给哀家请安,哀家可真是高兴。”
芳菊当下便是端上了刚刚烫好的热茶,恭恭敬敬的往前面端放。
穆炎轻轻喝了一口桌上刚倒好的热茶,淡淡的回应着这虚假的恭迎:“前些日子,朕感觉有些小风寒,怕是扰了太后的康健,便是没能来请安,太后不怪罪便是最好。”
“皇帝的康健便是最重要的事,哀家怎么会怪罪呢?”
一只雪白的猫悠然的走进殿里,它毛发柔软细腻,如同绒毛一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,胡须细长略弯,一双明亮的金瞳,闪闪发光,脸部线条分明,俊俏可爱,耳朵尖尖的,像是两片优雅的枫叶。
它丝毫是没有胆怯,便是坐到了沈云的脚边。
沈云带着宠溺神色望着它。
穆炎打量着兔儿,说着:“想着,朕送给太后的兔儿,已然是年岁已高,还是要清闲一些才好。”
这兔儿前些日子才是从宫外接进来的,怎么算是年岁已高呢?
沈云带着淡淡的笑:“可能是进宫之前有一些旧时的病吧,不过,这只猫倒是从来没生过病,慈宁宫常年不见什么热闹,得了这一个活物,终究是带些热闹气了,也是让哀家高兴一些。”
不过,穆炎脸上的神色依旧是没有放松。
“兔儿有陛下此等照料,谁人敢真的对他动歪心思呢。”
穆炎冷笑着:“哈哈哈。”
没想到他居然是为了秦朝阳来这里逼问哀家。
“只是,最近,后宫最近可不是很安宁。”
“哦?”
芳菊接着话:“陛下有所不知,最近皇宫里可是出现了红疹一类的病,而且是出现在秀女之中,得病严重致死。”
“这件事情就算是太后不说,朕也是会查的个水落石出,不过,此等事情还要叨扰到太后的安宁,是朕的不是。”
“皇帝管理前朝已然是足够辛苦,哀家自然是要帮着皇帝管理好后宫。”
“太后娘娘,玉才人求见。”
没想到,她的动作这般快。
沈慧玉带着薄纱,姿态端正,走进来跪拜着,行跪拜大礼:“拜见陛下,太后。”
“起来吧,你大病初愈,就如此勤快的见哀家,多加休息才是啊。”
“太后娘娘是陛下的母后,陛下前朝事务繁忙,臣妾身体前些时候抱恙,没来及时为陛下分忧关心太后娘娘,臣妾如今已然好转,当然是万万不敢懈怠。”
沈云露出满意的神色。
穆炎盯着沈慧玉,没有说话,眼睛里的冷峻依旧是没有减弱半分。
“好孩子,快快过来,让哀家好好看看你。”
沈慧玉站起来,微微攥紧了手里的帕子,头依旧是低着,一步一步的走到沈云的面前。
沈云打量着沈慧玉,愈来愈觉得高兴:“就算是薄纱覆面,也是天姿国色。”
芳菊顺势称赞道:“她可是娘娘的嫡侄女,当然是有着娘娘年轻时候的一些姿色。”
这样子的称赞,倒是让穆炎眼睛里的冷峻更加强烈。
德康走上前来,提醒着:“陛下,刚刚杨将军的军报已然是传回养心殿,大臣们算着时候恐怕是已然到了。”
“嗯。”
穆炎站起来,微微弓着身体:“太后,朕告退。”
“去吧。”